客服須知
街坊佈告欄

臺東縣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

臺東縣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

0430國際不打小孩子-兒少保護校園巡迴宣導
  • 黃嘉鈴

  • 發表於 2023-05-06 14:39:24

0430國際不打小孩子-兒少保護校園巡迴宣導

近期社區出現一名裸露下半身的怪叔叔,有時跑到活動中心、有時跑到水田間,經過報警驅離後還是可能隨時出沒!怎麼辦?
基於兒少保護及各項預防工作共同啟動,結合村長在村內、分駐所員警和延平原家中心進到家庭了解家庭狀況外,發現這位怪叔叔疑似酗酒後精神狀況不佳,所以除了正式資源的轉介外,我們立馬前往社區與學校,共同來關心兒少安全的預防工作。
在桃源國小校長的安排下,我們運用晨會時間宣導,鼓勵孩子要勇敢向暴力說「不」,而且在社區或部落內走動時,多留意自身的安全,危險的空屋不要進、沒有大人不出入偏僻的水田或農地,也讓兒少們能學會辨識暴力的樣態:身體上及精神上的暴力都要拒絕哦!
最後仍然宣導婦幼保護專線「113」,也讓孩子們知道,若是有需要通報時遇到困難,可以尋求臨近的警察局、原家中心、學校及信任的大人求助哦!

37
為愛拒暴tumananu-反暴力親子活動
  • 黃嘉鈴

  • 發表於 2023-05-06 14:14:43

為愛拒暴tumananu-反暴力親子活動

籍由本會與霧鹿國小及其他社福單位協力合作,期待運用輕鬆遊戲模式、親子闖關等,帶入辦別各類型之暴力議題、強化反暴力知能,並將反暴力意識紮根,喚起族人能夠更加重視自身與周遭親朋好友的安全,從家暴防治等人身與社區安全議題能更深化,在活動中也結合攤位闖關宣導的方式進行親子互動,讓大家瞭解何為暴力,並如何獲得求助管道的訊息。
「終止暴力」是我們努力的最終目標;所以我們將向下札根,兒少保護、家庭暴力預防、性侵害防治等議題深耕部落,使族人能免於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的恐懼,破除部落過去性別的迷思,啟動部落族人對性別暴力議題的重視,進而預防各種暴力與傷害。
協力伙伴:#臺東縣政府#臺東縣巴喜告原住民關懷協會#臺東縣霧鹿國小及利稻國小分校#臺東縣政府縱谷線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#財團法人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-關山中心#台東家扶中心-關山服務處#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#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-台東辦事處#臺東縣親子館(托育資源中心)關山站-兒童縱遊館#海端鄉衛生所#台東區原住民就業服務辦公室#海端鄉原家中心#延平鄉原家中心#無印良品#東布青團隊#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
#特別感謝:臺東縣議員張全馨嵐 派員蒞會指導、關山分局霧鹿所所長 胡松俊仁

48
【反暴「原」點、 回到「初」心】的意義: 從「原」住民文化脈絡談家庭暴力社區守護;用族人最初的心談家庭暴力的「初」級預訪
  • 黃嘉鈴

  • 發表於 2019-04-26 00:37:20

【反暴「原」點、 回到「初」心】的意義: 從「原」住民文化脈絡談家庭暴力社區守護;用族人最初的心談家庭暴力的「初」級預訪

104年1月,全球女權鬥士「伊芙.恩斯勒(Eve Ensler)來到台東,受勵馨基金會邀請,當時與延平原家中心、鹿野原家中心、關山原家中心,以及原鄉在地推動原住民婦女權益的伙伴們會面懇談;伊芙是女權運動家、暢銷作家與得獎劇作家,最著名的作品是The vagina Monologues(陰道獨白);她將一生奉獻女權,她創辦的全球運動-V-Day組織,聚焦使命在終止對婦女及女童施暴,已成為世界各地有組職、自發性的女權運動工作者,能有幸與她一同座談,備感榮幸!更激勵在原鄉服務的我們。
「部落裡的男人酗酒,容易造成家暴及其他家庭問題?」
「在部落的原住民婦女遭受家暴後,原則上不會選擇離開丈夫」
「當女生懷孕,大部份的人第一句話會說:是男的還是女的?」(而期待是
男的)
「提供更多人穩定就業,就能減少家庭磨擦(家庭暴力)?」
(摘錄自台東縣延平鄉原家中心104.1.8座談會紀錄)
在座談會中,部落反暴力工作者提出了以上這些問題,在在顯視了社會性別文化中對迷思-男尊女卑;伊芙提出了一個另我們感同深受的說明:「性別上的不平等是全球性的,性別上的尊重與信任是需要繼續學習的,即使是女性,也常將自己放在弱勢的角色,也接受這樣的角色所以扮演的內容,我們真正要面對的,並不是單單談論減少酒精、經濟這方面的問題,最先要面對的,是性別上的不平等,如何將這個觀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。」
布農族在族群文化脈絡上屬性別平權的,雖姓氏以父系傳承,但女人有自己的角色,就如男人有自己的角色,男女間有互助的工作也有獨力承擔的能力,在布農族母語及文化中可更深入理解。
布農族的照顧文化是以部落為核心,孩子命名是父系家族給予的名字,接著家族姓氏及社群,孩子介紹自己的名字時,一定要說來自母親的家族連結的姓氏為何,不然是會被長者指責的,在各樣的文化祭典儀式中,更是重視女性、母親家族的存在和互動,但社會變遷、文化漸漸消弱,因為家庭經濟、酗酒、社會結構改變、傳統文化被忽略之影響,近年來卻發現原鄉家庭暴力情形升高,社會充斥著「男尊女卑」的性別迷思,如何回到祖先的教導,性別尊重、家庭合諧、部落守護,是現今原住民族人們要努力的方向,將家庭暴力社區「初級預防」計畫持續推動,培力社區/部落種子找回最初的心,在原鄉守護家人、守護部落、守護社會。

611
反暴原點、回到初心--社區家戶防暴承諾書簽署與宣導
  • 黃嘉鈴

  • 發表於 2019-04-26 00:23:24

反暴原點、回到初心--社區家戶防暴承諾書簽署與宣導

1.培育種子志工諮詢與關懷服務內容:含「新生兒父母社區支持系統」、「弱勢家庭安全預防關懷訪視」、「獨居老人關懷訪視」、「陪伴到幫助機構諮詢或通報113」,一個部落一個種子,使種子志工及種子家庭成為支持、陪伴、傾聽與諮詢者。
2.推動社區家戶防暴承諾書簽署與宣導100份。

550
反暴原點、回到初心親子馬拉松活動 「為守護部落而跑-愛部落、反暴力、好品格」
  • 黃嘉鈴

  • 發表於 2019-04-26 00:17:50

反暴原點、回到初心親子馬拉松活動 「為守護部落而跑-愛部落、反暴力、好品格」

一、活動內容:
名稱:反暴原點、回到初心親子馬拉松活動
「為守護部落而跑-愛部落、反暴力、好品格」
日期:107/12/22(六)
地點:桃源國小<-->星月園(共計3處折返點)
二、活動目的
台灣以配帶象徵「愛與和平」的紫絲帶,發起「紫絲帶運動」,是致力於減少家庭暴力的一種教育行動和意識型態。成為紫絲帶的一員很容易,只要你願意反任何形式的暴力,將一條紫絲帶或貼紙繫在家門口或車上、別在你的衣服、帽子上。當朋友或是路人問起時,就告訴他們你正在為了減少社會暴力、社區暴力、校園暴力以及家庭暴力防治盡一份心力,這樣「你」就是紫絲帶的伙伴了。
藉由辦理迷你馬拉松親子活動,鼓勵社區/部落族人走向戶外,以「家庭守護反暴力,健康運動不飲酒」為精神號召,提升社區守護家庭之耐力培養,讓族人願意以健康身體、建立健康家庭,也同時為關懷受暴婦女、兒童、老人而跑,讓部落一棒接一棒,勇於立志成為反暴力成員。期望更多人重視「暴力零容忍」;從「原」住民文化脈絡談家庭暴力社區守護、用族人最初的心談家庭暴力的「初」級預訪。
二、活動行程表:
07:50 活動開幕(宣導)
08:00-09:00 親子路跑活動
09:00-09:20 休息
10:00-12:00 活動表演、親子趣味競賽
12:00-13:30 午餐時間
13:30-15:30 好品格-KIST玩很大(大地遊戲之1反暴力議題、及文化議題)
15:30 整理物品
16:00 活動結束
三、活動說明:
1.各岔路口設「安全點」:
各路口站1名志工,著背心、持宣導牌,為每一名小小運動員加油,並引導正確方向。
2.低年級折返點:
闖關活動:保護自己勇敢說不!(打卡)
*.每名運動員到站時,以自己勇敢說不的方式/動作/表情拍照打卡,拍完後領取1條紫絲帶,再回到桃源國小即完賽。
3.中年級折返點:
闖關活動:反暴運動員宣示
*.每名運動員到站時,抽一張宣示卡,如運動員宣示舉起手,大聲念出內容,完成後領取1條紫絲帶,再回到桃源國小即完賽。
4.高年級折返點:
闖關活動:反暴性平一點通
*.每名運動員到站時,志工問反暴力性平問題,運動員舉牌表示正確或錯誤,答對者領取1條紫絲帶,如錯誤則先提供正確答案再問第二題(一定要答對1題)再回到桃源國小即完賽。
5.每名志工請著紫色背心、帶

694